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1649.9亿元,同比增长42.2%,比2019年同期增长43.2%,两年平均增长19.7%。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这艘经济大船不惧惊涛骇浪,正阔步踏上新征程。
那么在2021年泰达论坛中,对于产业关心的新业态的构建与融合创新;新基建;智能化;芯片等,这些行业内大佬都提出了哪些观点和干货分享呢?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无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还是工信部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均对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升节能降耗水平提出要求,强调提高绿色技术产品应用、提升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和优化数据中心绿色管理能力的路径。
500千伏双回线路带电合环正式安全运行整两个月,这标志着山西北部电网完善工程第三阶段全面完成且运行平稳。该工程是我省500千伏主电网和电力外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投产后,可显著降低我省北部电网短路电流水平,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如果把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界定为新型基础设施,那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非一个全新的事物。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行业关注的重点话题。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作为重点任务。在数据中心领域,余热回收也是行业实现绿色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数字大连滨城智能体暨数字能源北方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打造“低碳与零碳”智慧城市和数据中心,推动数字大连高质量发展,共建“滨城智能体”。
2021世界5G大会之“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会前座谈会29日在北京举行,众多产业界精英、科技企业和传播学者,围绕论坛主题——5G技术如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研讨,以助力5G技术的加速应用,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5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河南省第二季度重点项目近期集中开工,3125个项目总投资近1.5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石玉东完成了今年全国两会议案准备工作。他说:“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转型。能源互联网能够促进能源综合协同利用,降低能源供给成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所以,我今年准备了一份关于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的议案。”
2021年伊始,一批新基建重大项目迎来密集开工。从近期多个部委和地方两会部署上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选项。
长沙2月1日电 今天,湖南思极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举行,此次揭牌标志着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实质性合作拉开序幕,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湖南地区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投资、研发、运营等方面的又一次发力,旨在通过深化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方面的合作,打造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标杆企业。
正在召开的2021江苏省两会上,谈到新的一年如何培育经济新动能,不少代表委员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以新型电网为代表的新基建上。此间,江苏省政协委员、神马电力集团董事长马斌建议,抓住新型电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契机,扩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培育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锻造江苏新材料电网地标产业。
在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高层再提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后,新基建瞬间就火了。即“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进度”截至目前,超过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基建。